党建动态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联合中国农学会调研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都市农业的“那受模式”

发布时间:2024-01-29  阅读次数:801

在三亚的碧波荡漾和青峦叠翠中,那受村南塔村小组与鸿翔农业集团的榴莲基地展现出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剪影;在这片被尖端农业科技拥抱的土地上,不仅承载了实现“国产榴莲自由”的梦想,更以智慧农业技术—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等手段,精心培育出品质超越国外品种的“中国榴莲”。这不仅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胜利,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

2024年1月26日,中国农学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组织的“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走进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的那受村,参观那受国际艺谷与那受村榴莲基地。此行旨在贯彻和美乡村建设精神,宣传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创业产业基地内涵。本次调研是上海交通大学《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育人延伸实践。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主任委员周培教授,北京农学院原院长、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委员王有年,中国农学会学术交流处处长刘荣志,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团委书记吕俊瑶,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中心主任岳进,中国农学会学术交流处王宏伟等专家领导,陕西益达工贸有限公司孙莉莉女士与全国9所高校21名同学参与了本次调研,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曹正伟带队进行。

· 实地考察

项目总监彭登泽向调研团成员介绍,三亚那受国际艺谷项目是金寰华企业投资,以“艺术赋能乡村”为思路,联合中国十大艺术类院校共同打造。艺谷以“三亚那受,品质艺谷”为目标,环绕“山林﹣水库﹣田园﹣村庄”的生态结构,建立“一心、两轴、三片区”的规划结构,形成国内首家民族艺术村落,塑造“半乡山色半乡水,一脉一核那受香”的品牌形象。为全国艺术高校师生写生和采风提供文化交流场地。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开发南塔片区,建设“那受里·乡野会客厅”、“且慢山舍”、“南塔艺术村”等。

随后,调研团来到了那受村榴莲基地,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郎海波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基地榴莲培育现状。育种团队培育了海南本土榴莲自嫁苗,并采用“1、2、3+”榴莲种植模式:1株榴莲、2株香蕉、3株槟榔+70株凤梨,这大大减少了榴莲前3年无收入的压力,带动了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郎海波表示,借助三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势,三亚榴莲比国外榴莲品种更加软糯香甜。目前,该基地已经形成了科学管护标准,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如虫情测报仪等,努力打造三亚榴莲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育才生态区工委副书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汪文祥向调研团成员介绍了那受村情况。那受村共2468人,8个自然小组:2个苗族6个黎族,104个党员,人均收入约2.5万元。

· 成员感悟

南塔村建设和美乡村的探索正是“生态宜居是关键”最好的证明。梧桐花开,凤凰自来,当乡村摆脱“脏乱差”、人文与环保水平都大幅提升时,年轻人自然更愿意留下来。榴莲作为一种昂贵而备受欢迎的水果,其价格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三亚的“国产榴莲基地”则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大量应用智慧农业技术,如水肥一体化和精准灌溉等,基地对榴莲进行精心栽培,成功实现了品质上的超越。这为我们展示了智慧农业是冲击现代高端农业的有效手段。这一切都在生动地呈现,生态宜居与智慧农业相结合,将乡村振兴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李驰

今天的日程让我深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首先,我们踏足了那受村南塔小组,映入眼帘的是“千万工程,和美乡村”的宏伟口号,其中“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彰显了这片土地对于美好未来的渴望。艺谷的打造成为引领年轻人学习艺术的重要平台,走向国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紧接着,参观了榴莲基地,了解到三亚作为中国榴莲的发源地,采用创新的“1、2、3+”种养模式,巧妙平衡了土地资源利用与农民经济收益,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次学习中,我深刻领悟到海南独特的热带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引进国内外品种进行改良,海南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水果,进一步推动了三亚作为旅游城市的发展。这也与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相呼应,展现了开放、创新、共赢的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天的调研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更让我们深感海南自贸港为新时代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活力。

------张宇曦

 

摄影|许江冰 马云霄

文稿|马晴川

编辑|房宽

Copyright 2016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访问旧版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021 - 34205866 备案:沪交ICP备201010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