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探索出一条科学路径。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发展经验,全面了解社会主义乡村建设、感受乡村发展新面貌,2024年1月25日,中国农学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组织的“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踏足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与梅村村。此次调研是上海交通大学《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延伸实践,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曹正伟带领,来自全国9所高校的21名同学参与。
“小美”庭院点亮“大美”村居
水蛟村位于天涯区中南部,距离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约3公里,是一个黎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庄,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通过政府奖励政策和农民自发改造,水蛟村成功将传统的种养殖业转型升级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庭院经济。这里不仅有由返乡大学生运营的咖啡厅、手工坊,还提供民宿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庭院。同时,引入线上信用+,实现网上民宿预定与民宿评价的一体化,将民宿服务质量实时纳入监考评定中。目前,水蛟村已成功打造了咖啡吧、休闲吧、黎陶手工体验坊、民宿等农旅融合业态的庭院经济模式。
水蛟村的发展过程得益于党的政策和村党委的引领。起初,村民对庭院经济概念不了解且不愿加入,因此村党委书记董国效决定从党员开始,起到带头作用。通过政策的逐步完善,提供房屋津贴等激励措施,激励村民加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目前已有93家加入庭院经济协会。浦文星是水蛟村的一位返乡创业青年,他将自家庭院改造成禅意田园风咖啡馆,成功吸引了不少游客。他同时担任水蛟庭院经济协会副会长,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水蛟村当前也面临一些难以突破的问题。首先,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上,作为以生态立省为核心的海南岛,乡村在林地耕地的利用上可能面临不确定性。其次,在庭院设计和社会资本引入方面,水蛟村需要更长远的突破。最后,如何吸引人才经营庭院也让人感到困扰。
领头雁翱翔天,致富路蔬果鲜
国家级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梅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永勤向实践团介绍了梅村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情况。梅村村地理面积约28平方公里,拥有5万亩土地,其中5000亩为基本农田,2万亩左右为坡地,一、二级林地占据2万亩左右。村内居住着5000名主要为黎族的村民。回溯至90年代,董书记通过全面考察本村资源和外部市场,深刻认识到哈密瓜在销售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怀着敢于闯荡的决心,他成功成为三亚市天涯区梅村的首位致富典型。在个人富裕之后,他不忘帮助村民一同走出贫困,摆脱“穷帽子”。初尝甜头后,他坚信种植哈密瓜是一条致富的良好途径。为了家乡的繁荣,他决心在全村推广这一产业,让更多村民共享致富机遇。
梅村村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豇豆、火龙果、哈密瓜等种植产业为主,辅以反季瓜果分拣中心等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三过”整改,改变了“面积过大,时间过长,租金过低”的不良现象,极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地租较去年提升了300-400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梅村通过牲畜粪肥发酵、垃圾定点处理等方式显著改善了居住环境。目前,梅村人均收入超过22000元,同时,村内正规划建设三亚物流园、产业园区,并计划打造黄金珠宝物流加工一条街,与国外对接原材料,销售到内地,年产值预计将达到500亿以上。
总体而言,梅村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农业种植和热带水果种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梅村村仍然面临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种植面积较大,需要大量现金流周转,这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成员感悟
无论是水蛟村成为全国优秀庭院经济案例,还是梅村村上万多亩的水果种植面积,都展现了村民和村干部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今天我们访问的水蛟村和梅村村,都在村党委书记的引领下,村民们积极响应政策,共同走上致富之路。我深切感受到“千万工程”在实施中的困难与不易,也为各位村干部的伟大付出而感动。两村的村党委书记都强调,一切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证明了这一政策的正确性,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三亚市尊重环境,而这里的生态环境也庇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作为“千万工程”的示范点,三亚市的村落向全国展示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尊重环境,我们才能长久地得到大自然的馈赠,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乡村振兴。
——茆苏阳
摄影|许江冰 马晴川
文稿|马云霄
编辑|房宽
Copyright 2016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访问旧版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021 - 34205866 备案:沪交ICP备20101025